作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学府,近年来,中国人民大学在人事人才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。
去年,该校陆续印发了《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办法》《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以外人员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办法》《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岗位聘任管理办法(试行)》及相关文件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全新人事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工作在不同维度稳步推进,已从一纸蓝图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这次改革第一个出圈的事件发生在去年夏天,4位人大“青椒”在青年人才破格晋升赛道上脱颖而出。其中一位90后青年教师高昊宇晋升教授,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首位90后教授。
所有的“破格”,实际上都得益于改革之后,对原本晋升时需要的各项硬性条件进行了优化。
据介绍,该校对教授二级岗位提供直聘制、审核确认制和竞聘制三种通道,教授三级岗位提供直聘制、竞聘制两种通道,分类申报、分类评审、分类晋升。
具体来说,直聘制,认可长期贡献,德高望重,够年限就上;审核确认制,认可长期贡献,成果丰硕,够条件就上;竞聘制,优中选优,条件加倍才能上。优秀青年人才可破格晋升副教授、教授,极其优秀的讲师、副教授可直接破格晋升教授二级、三级岗位。
在强调尊重长期贡献方面,本次改革增设特别申请通道。距离退休不足一年的教师,符合任职条件的,可不占指标申报高级职称;对于长期工作且态度认真、完成工作保质保量的“老黄牛”式干部,符合任职条件的,予以重点考虑。
种种举措都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除了科研成果以外作出长期贡献、取得相应业绩的尊重与认可,也体现了人事人才工作的温度。
为了更好地评价不同领域的人才,中国人民大学还建立了分类评价机制,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,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,以更准确地评估各类人才的水平和价值。将相关标准细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(思想政治理论课)、人文、社科、理工星空体育、外语、数学、艺术、体育、智库等多个类别。对于基础学科和特殊岗位,分类提供相匹配的评价方式,认可外语、艺术和体育类的特殊成果。
此外,这次改革中,中国人民大学还为教育管理系列增设中初级职称,允许所有管理职员申报职称,使管理和教辅人才都能有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拼搏发展。据悉星空体育,2023年职称及岗位申报中,教育管理系列共申报职称211人,其中申报高级职称17人,中初级职称194人,较2022年仅4人申报教育管理系列职称,申报数量及质量都大幅度提升。
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强调,要构建统筹布局、统一规划与自主建设、自主运营相结合的有组织学术运营体系,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学术运营能力、交叉研究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、能够支撑教学科研和交叉人才培养的优秀队伍。
为更好地服务学校创新高地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,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次改革中创设了学术运营系列职称。
这是一次以“丰富赛道、鼓励竞争、拒绝躺平、尊重贡献”为原则的改革,最终就是要打造一个“不唯论文”“干什么评什么”“让每个人都有赛道”的人事人才评价体系。
来源:《中国青年报》(2024年02月26日 05版),原文标题《让每个人都有赛道——中国人民大学人事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纪实》,有删减。
声明: “麦可思研究”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 若有来源标注错 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依法处理。星空体育星空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