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准导航,安全到“肠”,为无法进食的重症患儿寻找新路径。2月21日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协和医院)儿科团队借助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,在床旁进行鼻肠管置入术,为7岁男童打通“生命营养通道”。据悉,此项技术的开展在湖北省儿科领域尚属首例,为长期无法进食的重症患儿打开营养输送的新通道。
数日前,7岁的晨晨(化名)反复呕吐并伴有咖啡渣等症状被送往协和医院,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溃疡(A期)、糜烂性胃炎。因孩子无法经口进食,又合并中度营养不良(其BMI值为13.5),身体十分虚弱。“重症儿童禁食时间过长,会造成胃肠道黏膜萎缩和破坏,胃肠道内大量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而引起肠源性感染,以致肠功能紊乱加重、脏器功能损伤等不良后果。”该院儿科李蕾教授团队评估患者病情后溪鹊医,为解决患者营养问题,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策略。
这类患儿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,容易造成胃部负担,不利于疾病恢复。2月21日,协和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(PICU)护理团队,成功在三维定向电磁导航下为晨晨进行鼻肠管置管术。伴随实时精准地引导,溪鹊医该团队仅用15分钟就将鼻肠管送达十二指肠,安全到“肠”,为晨晨的身体精准输注营养,保障了患儿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。目前患儿已在顺利康复中,不日即可出院。
“三维定向电磁导航鼻肠管置入术的开展,为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且存在重症胰腺炎、胃排空不良、中重度营养不良或误吸高风险的患儿带来新的希望。”PICU李力护士长介绍,与传统置管方式相比,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应用于儿童鼻肠管置管,能极大提高置管成功率,缩短置管时长,同时避免注气带来的腹胀等不适症状,有效减少了置管过程中患儿恶心、呕吐、误吸、窒息等风险,缓解了长时间饥饿导致患儿焦虑烦躁,情绪低落,治疗配合度降低的现状。
据悉,协和医院PICU拥有重症、血液净化溪鹊医、静脉治疗、营养、呼吸、康复、伤口造口等专科护理团队,常规开展B超下胃残余量监测、呼吸康复训练、昏迷促醒等技术,全力守护患儿的生命健康。